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湖北,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能够在计算机相关行业领域从事智慧型计算机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能够胜任研发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或项目经理等岗位。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编译原理、嵌入式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开发、现代软件开发技术、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机器人操作系统、计算智能、计算机视觉、生成式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智慧城市信息模型原理与技术、时空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本专业就业情况好,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近三年来,为适应国家及湖北省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需求,本专业深入开展新工科建设,着重培养学生面向智慧城市应用的计算机系统能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可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服务相关企业就业,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此外,本专业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且稳定的升学率,平均保研、考研升学率达到25%以上。
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华为ICT爱游戏体育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具有民族振兴精神,适应国家战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和软件产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企业管理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软件领域的研究、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或在相关领域创新创业。毕业五年后,能够成为具有研究、开发、管理、创业能力的中级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企业创建者。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设计模式、软件需求工程与系统分析、软件质量与评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经济学、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机图形学、机器学习、软件平台与中间件、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程序设计综合实验、软件工程综合实践、软件项目综合实践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本专业始终以解决国家与社会迫切需求为己任,着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素质过硬、综合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就业率、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位居全校各专业前列。在2024届毕业生中,34人考研或保研至中国科爱游戏体育
大学、南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高校就读研究生,17人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纽约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国外高校攻读研究生,16人就业于深圳市公安局、建行湖北分行、国药控股等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软件工程专业办学20多年来,已培养毕业生3000余人,学生遍布教育、科研、政府机关、国防和产业界,为软件信创产业建设、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建设和国家数字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信息安全(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计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遵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解决信息安全相关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从事信息安全系统的研发、分析、设计、项目管理、运维等工作,或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主干课程:网络攻击与防御、漏洞挖掘、网络取证与追踪、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原理与应用、区块链技术、工业互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安全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安全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信息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2025年全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数量缺口多达300余万,而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不足3万。本校信息安全专业培养渗透测试、漏洞挖掘、人工智能安全、密码设计等领域优秀人才,为我国国家安全建设、信创产业建设贡献力量。近3年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就业去向涵盖信息安全企业(如绿盟科技、奇安信、深信服等),三大运营商(如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软件企业(如中软、东软等)、金融机构等,毕业生就业年薪范围在10万-30万元之间,2024届毕业生平均月薪约8146 元。本专业毕业生升学率约25%,就读院校包括武汉大学、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985/211院校。
智能科学与技术(百度公司-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华为公司-湖北工业大学鲲鹏技术培养计划、ARM中国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建计划、创新班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新工科发展对人工智能的需求,立足湖北,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计算思维和数字素养,掌握智能信息处理和解决复杂智能系统工程问题所需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具有处理复杂智能系统工程问题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人工智能算法、智能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设计与开发、系统集成与测试、智能信息处理、支撑与服务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绿色理念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干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导论、脑与认知基础、机器学习(双语)、Python程序设计与实践、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双语)、最优化理论与方法、AI大模型应用和机器人操作系统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AI加快行业赋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未来行业领域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迫切,目前本专业就业情况非常好。AI算法设计、智能系统开发、大模型算法和调优等岗位为智科专业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生成式AI、多模态模型等技术推动各行业智能化转型,金融、医疗、制造等领域对AI人才需求年均增长30%以上;目前智科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此外,本专业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且稳定的升学率,读研及出国率持续走高,2024年考研升学率超过3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湖北省高校大数据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新工科发展战略,聚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前沿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大数据思维、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核心理论和技术,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统计学、应用数学等学科基础,熟悉大数据系统开发与应用、工业大数据工程等关键技术。毕业生将具备较强的系统分析、决策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算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岗位,成为推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主干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算法分析与设计、Java程序设计、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Python;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Hadoop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应用导论(产品开发)、数据可视化、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计算机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工业大数据技术、AIGC基础与应用、人工智能导论。
就业及升学前景: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本专业毕业生始终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互联网企业、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政府机构与公共服务部门、大数据初创企业、医疗、电信等行业就业。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5%以上,软科排名A类专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本专业毕业生备受国内外高校青睐。本专业考研升学率较高,众多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攻读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领航者!